「如果人渣消失了,世界会不会好上那么一点?」
上周看完瘾君子电影《猜火车》,接着完食了1971年英国电影《发条橘子》。只能说,是部让我相见恨晚的神片啊😍《猜火车》与《发条橘子》两部片对于「人的选择」议题有各自诠释,看完后互相比较,箇中思考很有意思。
《发条橘子》是部颇具争议性的电影,内容大胆描绘暴力、性爱,呈现人性最原始最赤裸的一面。它获誉为电影史上最重要电影之一,也一度被列为禁片。
故事是关于:
一个男孩从一个暴力者,在政府的调教和实验后,变得对暴力厌恶的过程。从世人眼中的极恶之人,蜕变成无力为恶的「善良人」。
即使在2017年看这部四十多年前的老片,仍感到电影思想、呈现手法十分前卫。毫不保留的暴力跟性爱画面、消灭人性的实验、极权政府的手段,这些元素都大胆挑战着主流社会价值观。
没有恶棍,世界会不会更好一点?
观看本片,能够让我们检视自己对善恶的认知,并思考追寻理想社会是否有捷径可走。基本能总结成2个问题:
1.你认为「恶」是否有存在的必要?2.藉由极权手段达成的理想社会vs 自由却混乱的现今社会,你更倾向?
每次看社会新闻,我总想着:世界上暴力、犯罪、不公事件层出不穷,乖乖遵守规则者,总是被恶人欺压迫害。
「如果,人的劣根性,能够被直接移除,这个世界会更好吗?」
「没有欺凌、暴力、欺骗、奸淫的社会,是否可以避免更多伤害?」
《发条橘子》主角作为恶的代表,透过人为手段,被剥夺作恶的能力,被净化为「良善之人」。但我们因此离乌托邦更进一步了吗?
电影前半段:极恶之展现
故事由主角Alex和他的一群朋友出发,四个小混混成天不务正业、恣意妄为:痛殴街头流浪汉、闯入民宅抢劫、强暴妇女…
主角Alex总挂着一嘴邪魅坏笑,拥有特殊癖好,喜欢一边听贝多芬《第九号交响曲》,一边跟女孩滥交。在Alex身上,你会看见「暴力、性」两个人类最真实的面貌,他代表着纯粹的恶,从不对自己的作为感到不安或羞耻。
有一次,主角一行人闯进某位作家的民宅,暴力殴打作家,主角Alex更一边哼着歌一边强奸作家妻子,在愉悦冷静的歌声下发泄疯狂的性欲,场景荒谬而毛骨悚然。
后来,主角与朋友发生争执。某次闯空门,主角失手杀了富家女,当他正要慌忙逃跑,却被朋友报复当场击昏,最后被赶来的员警逮捕,主角Alex以杀人罪被判入狱14年,因而参与了后续的犯罪治疗计画。
阉割人性的治疗计画:厌恶疗法
入狱后,Alex扮演着温驯乖巧的模样,与神父讨论基督教教义。然而不论是暴力管制、神学薰陶,这些传统教化手段见效缓慢,急于出狱的主角Alex 选择参加一项实验中的犯罪治疗计画-「厌恶疗法」:通过接受精神治疗,驱除内心的恶性,以换取2周后出狱。
疗法很简单,Alex注射药物后,被医生绑在椅子目不转睛看一系列暴力、色情影像,使Alex生理上催生出看到暴力就恶心的体质,过程中还不断播放他最爱的贝多芬《第九号交响曲》。实验结束,Alex被「治愈」了,成了一碰暴力就恶心,无法危害社会的好人。
成果展示会上,实验受试者Alex向众人展现计画成果。面对暴力殴打,面对迎面走来的裸女,面对嘲讽羞辱,Alex完全无动于衷,丧失所有欲望和反抗能力。因为一旦有暴力反抗的念头,身体会立即感觉恶心难受。微笑着的Alex,如同被装上了伪善的发条。
当大多数人为Alex的转变喝采时,狱中神父发声了:「他已经失去了善恶的选择权…不再是个具有道德选择能力的人类」
「善良是来自心中,它是一种选择,当一个人无法选择,他将不再为人」
神父传达着本片的中心思想,然而Alex做出了选择,阉割了自己的人性。
回归社会:加害者成了被害者
Alex成功出狱回归社会,没想到迎来昔日仇人的一连串报复。过去以暴力待人的他,现在反过来被他人以身心的暴力对待。
狱后回到家的Alex,发现家里已没有自己的位置,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位陌生男孩。面对男孩的冷嘲热讽,Alex愤怒欲挥拳揍他,但恶心不适感突然涌起,疗法起效了,生理的不适逼得Alex放弃暴力。
被父母抛弃的Alex因此沦落街头,却接连遇到曾被他痛打的流浪汉、害他入狱的朋友。面对欺侮报复,Alex无力反抗,看起来脆弱又无助。
被揍得奄奄一息的Alex,最后爬到一户人家前,却竟阴错阳差进了从前受害者-作家的住所,作家决定利用Alex受试者的身分来报复,意图推翻现任政府。
一天Alex醒来,发现他被作家关在陌生房间,放着以前最爱,现在听到却恶心不已的贝多芬《第九号交响曲》,Alex难受至极,为了摆脱痛苦,他走向窗边,跳楼来结束生命。
从来都只是极权政府的玩具
大难不死的Alex在医院醒来,仅是多处骨折。然而因跳楼事件,媒体报导开始质疑「犯罪治疗计画」的人道性,谴责政府用非常手段改造人性。
这时,计画主持人议员前来探望,为的是挽回政府声望。他答应让Alex「恢复正常」并给予合适的工作。至始至终,议员的改造计画,只是为了在下届竞选获胜,而非出于社会理想或个体改良的需要。Alex从来只是极权政府用来扩张权力的棋子。
Alex再度被「治疗」好了,不受厌恶疗法影响,回复了以往作恶的能力,露出邪恶的笑容。最后一幕,Alex重归花花世界,继续他放荡不羁的人生。
个人杂感
整部片我印象最深刻的画面,就是成果发表会上,Alex那受到暴力相对,仍微笑的表情。当对方打了自己的左脸,不能反抗,于是对方又打了右脸。「快起身反击啊!」我内心呐喊着,「恶」在此刻显得如此重要。但Alex只是继续微笑,如同被操控着的玩具,我感到无比空虚。
丧失了最宝贵的自由意志,人类还是人类吗?
剥夺人作恶的能力,使人被迫为善,对结果论者而言,这样的改造似乎是好的,世界能因此少一些纷乱;但对动机论者而言,主角根本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向善,只因不能为恶。
「只问结果,不问动机」vs「动机重于结果」
本片不断考验我们对善恶的评判标准。
片名《发条橘子》(A CLOCKWORK ORANGE)其实是一个隐喻,作为有机体的橘子却被上了机械发条。表示人类不过就像被机械化的有机体,看似有自由意志,却被荒唐的社会体制和国家控制着。
与《猜火车》对比:不想选vs 不能选
对于「选择」这件事,《猜火车》与《发条橘子》各有探讨。
《猜火车》中,主角说出了我这阵子的低潮心境。
「选择好难,所以我不想选择」
但看完《发条橘子》我才明白,能够选择,是人类多么可贵的一项能力。
「只要你失去选择的能力,你就无须再选了」
可是,放弃自由意志、顺从欲望与本能行事,我还能是人吗?
在长达几个月的自我放逐后,我想,总归是要振作起来的。
写在最后:一些花痴感想
一直以来,我好爱反乌托邦相关作品。相比其他名著,《发条橘子》实在是我相见恨晚的经典。
尤其,男主魅力跟气场超级强大,一口优雅的英国腔语调,边听着高雅的贝多芬乐曲边行着极恶之事。挂在嘴边的坏笑,自信的眼神,整个彻底被他征服…
本站名称:云仙小站
本站永久网址:https://52ql.cn
版权声明:
知识共享署名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 (CC BY-NC-SA 4.0)协议进行许可
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,谢谢合作。
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
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小赵同学进行删除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注册
社交帐号登录